我国传统中药材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中药材是并列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产业之外的第三类中药产业,是Zui基本和Zui基础的中药发展的源头,也是经过了上千年考验的中药饮片的Zui直接的原料,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随着全球对绿色药物的青睐,未来我国中药材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概况
如今,世界医药领先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研究中心,而我国中药材的主要品种就达到500多种,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年产量5亿多公斤,全国已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这些都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因为中药材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也是Zui古老和神秘的中药原料,长期以来,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都很平缓,但是近年来,随着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的出炉,为我国略显老态的中药材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08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突破5.3亿美元,占到整个中药类产品总出口额的40%以上;09年1-4月,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药类其他品种出口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但是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却达到了2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20%以上。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由于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有着自身的地理和理论优势,而且我国中药材企业生产出来的植物提取物有八成都用于出口,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植物提取物原料供应国,所以即使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的植物提取物出口仍然大有可为。
而作为我国植物提取物的龙头企业,莱茵生物长期致力于多种植物标准化提取物的生产和销售,竞争优势(净值,档案,基金吧)明显。09年,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把莱茵生物推向了风口浪尖,全球对莽草酸的需求扩大,促使了莱茵生物的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自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共收到莽草酸合同近2500万元,这为公司的业绩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
我国中药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技术落后、种植方法停留原始阶段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虽然我国中药材产量多,分布广,但它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都很落后,种植方法停留在Zui原始的阶段,而且没有形成规模种植,另外,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光照、温度、湿度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对中药材的生长都有影响,但我国对于此类问题基本没有提出任何改善方案。
2、有害物质超标、阻碍进入国际市场步伐
郭凡礼同时指出,另一方面,一些中药材在生产中深受农药残留的危害,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国外对我国的中药进口有严格的限制,而中药材的农药残留问题则成了中药材出口国外的瓶颈,阻碍了其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3、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
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是中药材产业中面临的Zui突出的问题,我国生产中药材的企业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管理及药材的种植都缺乏严格的规范,这是中药材产业一直没有很突出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中药材在保存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储藏方法也影响了其发展。
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策
1、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生产管理监督规范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首先,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的生产管理规范及监督规范是发展中药材的重点,在生产方面,要符合生产管理标准,在种植方面,要建立符合gap的中药材种植规范,只有把这些规范和标准都统一下来并强制实施,才能使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有实质性的提高。
2、大力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建设
另外,实行中药材的现代化生产也是突破中药材一直以来都以原始化生产的弊端,相对其他中药产业而言,中药材的合格率低、市场无序,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因此我国要加强对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不论是在种植、开采以及生产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药材质的飞跃。
3、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中药材相应扶持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我国还应该从政策上给予中药材一定的扶持,加速中药材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一些规模小、效益低的企业,扶持一些质量好、品质高的企业,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研发力度,打造出一批规范化、产业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如今,作为中药源头起源的中药材资源正日益减少,再加上生产技术落后、有害物质超标、缺乏管理监督规范等弊端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来重重的困境,因此,我国必须转变发展中药材的理念,加大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完善质量管理监督规范细则以发挥中药材在整个中药产业中的作用,在全球都对绿色健康药品需求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中药材产业未来可以以植物提取物为契机,获得更深更长远的发展。
- 八角茴香的产况与分析预测 2009-06-28
- 夏天用于解暑的中药 2009-06-28
联系方式
-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中药材交易中心
- 邮编:236800
- 电话:(0558)
- 销售经理:陈亮
- 传真:86-0558-5897768